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关于印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度)名单的通知》,我校“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和“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此前,地质学成功入选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截止目前,我校共有3个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2018年9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旨在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选拔培养一批勇攀科学高峰、推动科学文化发展的未来杰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医学科学家,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思想高地奠定人才基础。按照教育部统筹安排,计划于2019-2021年分三批遴选建立260个涉及理科、文科及医科等不同领域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基础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对于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专业整体实力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学校长期以来注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依托已有的七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坚持“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大胆创新、严格管理、保质高效、示范辐射”的基地专业“特区”建设思路,在硬件设施、招生录取、贯通培养、协同育人、导师配备、小班授课、滚动淘汰、推免专项以及经费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突出培养学生的扎实理论基础、宽广学科视野、自主研究意识和融合创新能力,打造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示范区”,逐步形成了彰显西大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高质量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群”。
本次两个基地入选,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载体,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强化统筹谋划,坚持“以兴趣潜质为基础、以发展成才为核心、以机制氛围为保障、以精英化培养为特色”的教育理念和“厚基础、重素养、强科研、促交叉”的育人思路,聚焦“选、培、评”等关键环节,巩固深化“三制三化”改革,探索科学选才鉴才新机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健全育人成效评价新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汇聚一流资源、营造优厚环境、提供充足保障,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贡献西大经验、西大模式和西大方案。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简介: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专业为依托,拥有国家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合成与天然功能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流的教学科研平台,已形成由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28人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具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 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国际课程和精品课程,3部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先后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和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
基地在“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先期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以“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为核心理念,以“尊重、包容、合作、责任对杰出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为价值导向,遵循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强化使命驱动、大师引领、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科教融合、国际合作,构建全方位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多对一”的本科生导师制,本-硕-博贯通,多阶段、科学化动态进出的培养机制。实施国内国际相结合的“拔尖计划”交流专项基金,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建设双语及全英文课程等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创新完全学分制下“书院制”与“学院制”协同育人管理模式,着力培育家国情怀深厚、国际视野宽广、科学素养卓越、基础理论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化学拔尖人才,为诞生勇攀世界科学高峰、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杰出化学家奠定基础。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简介: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济学专业为依托,以“A-”学科——理论经济学为支撑,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核心智库、科技部教育部“111”引智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形成了以“四个一批”人才、马工程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等为核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
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基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吸收现代经济学前沿理论与方法,培养具备强烈使命担当、扎根中国实际,掌握扎实经济学基础、先进研究方法与工具,具有大问题意识、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经济学家。贯彻“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推动“贯通培养、柔性培养、开放培养”三位一体有机融合,实行“本-硕-博”贯通衔接;依托书院制,厚植“积极向上、学习自主、成长自觉”的人才培养氛围;深化学分制改革,创新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系统全面掌握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方法;优化导师制,匹配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和导师团队,强化名师引领;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线上教学平台,革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评价体系,推进人才培养体系的现代化。